郑州一辆公交车上,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,死因或是心情激动导致心脏病发,据称,老人因“让座纠纷”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。

这起“老人因公交纠纷猝死”,多个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都提到“老人让小伙子让座”、“老人打了年轻人4耳光”,有的还强调据目击者称,“小伙子并未还手”——报道里集合这三点要素,舆论倾向即已注定:“主动要求让座”引发反感,“打了4耳光”让人联想起频频发生的跟让座有关的为老不尊、倚老卖老的例 子,“小伙子未还手”代表小伙全无过错,老人猝死要自己负全责,甚至还活该成为被谴责的那个人。

先别急于谴责老人
    通过查看监控录像,整个过程包括言语争执和肢体冲突,持续约十分钟。冲突之初,小伙子坐在下车门后方的座位上,是老人先走过去,双方出现言语纠纷。争执中,下车门前方有人起身给老人让座。老人坐下后,随后又起身来到小伙子跟前继续理论,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。随后,两名当事人被车上乘客拦开,但双方的语言争执没有停止,跟着再次发生肢体冲突。此次冲突后,小伙子下车,老人倒地。
律师观点:小伙子怎样担责需依过错而定

    如果是由外力诱导的心脏病突发,比如小伙子说了一些过激的语言,则小伙子存在过错,需要根据过错的大小来承担相应责任。

    另外,如果是因为双方的肢体冲突而诱发老人的心脏病,也要分为两种情况判定。如果在老人先动手的情况下,小伙子正常阻挡,没有过激行为,则小伙子不承担责 任。如果小伙子有防卫过当的行为,则需要承担防卫过当的责任。另一种若是小伙子主动施加侵害行为,则其需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。

事实:很多关于老人的说法,都有“污名化”嫌疑
♢ 一面倒谴责老人的做法并不恰当
    尽管这起纠纷不好下结论,但如此一来可以肯定的是,一面倒地急急忙忙谴责老人“活该”、“倚老卖老”、嘲讽“自杀式袭击”的做法并不恰当。
    事实上,“对老人风评变差”这种现象很大程度是“话语权转移”造成的,上网的普遍是年轻人,所以舆论便对年轻人有利,对老人不利。真相未必是“坏人变 老”,而可能是多年前上一代谴责年轻人是“垮掉的一代”,如今年轻人掌握话语权后反过来谴责上一代“为老不尊”了——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罢了。

♢ “武汉一小伙公交车上未让座遭老人群殴”这一说法同样有疑问

    除上述这起事件外,近期同样引起公愤的还有这么一则视频:“武汉一小伙公交车上未让座,遭多名老人 暴打”——看这标题就想像得到,跟帖清一色在骂这几个老人,但这些跟帖的网友恐怕是视频都没有细看,实际上,视频上无法看出这是让座纠纷,而且,虽然的确有老人在争执中动手击打年轻人,但与“暴打”、“群殴”相去甚远。

    果然,后来按当地警方的说法,“经调查,5位老人是 朋友关系,喝酒后一起上车准备回家,其中一名老人因身体不好,行车过程中多次不小心靠到年轻人的身上,惹得年轻人不高兴,并出言不逊,双方因此起冲突。” ——尽管小伙实际上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,但几个老人根本不是因让座跟年轻人起了冲突。

坏舆论下 我们都该检讨

    很多时候年轻人在网上大力声讨“为老不尊”现象,也未必是真的觉得“老人很坏”已经是个多普遍的现 象,往往不过是为自己下一次不让座、不去扶摔倒的老人感到“心安理得”。但就算很多老人确实“未老不尊”,跟自己该不该让座、该不该在危急时刻扶老人一 把,又有多大关系呢?这仅仅该取决于自己的本心而已。

    所以,在网上加入谴责某某现象的大合唱,往往并不是什么好事,自己想明白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