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报告,一批后排学生磕睡的镜头传到了网上,结果,会场之外的舆论场一片骂声。

一批学生瞌睡,所有学生躺枪。关键出在台上台下不同的姿势上。报道说,吴老是一手拄着拐杖、一手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走上报告台的。

35分钟的报告,吴老在台上站着,学生在位置上坐着。但似乎唯一可以指责的,也只能是缺乏对长者的尊重。硬要指责他们不尊重知识,恐怕有牵强之嫌。

新闻报道为搏点击率大惊小怪
    关于吴老报告内容没提及太多,但这个标题下的文章,如果放在热门的网站上,恐怕位置、标题再怎么醒目,阅读率也未必能高到哪儿去。
    所谓的“一大片后排学生”趴在桌上睡去,似有夸张之嫌。来自中青在线的这篇报道,短短3小段文字、4张图片,实质性报告内容一笔带过,通篇对比台上台下的反差,最后以“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是在2012年年初,他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,从此,这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“人民建筑师”跻身于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行列。那次,他在台上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”结尾,字里画间,充满着情绪。

组织者应该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
    中国想当面聆听吴老励志经历的大学生,估计10个北京人民大会堂都未必坐得下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昨天坐在这里的大学生,个个都久旱逢雨,人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。既不允许选择性接受主题教育,又不允许到座的学生打瞌睡,这种尴尬,只能说明教育的资源,没有得到充分的调配。
    组织者同样没必要为了将这个时段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满座,让一些对建筑艺术与人生兴致不大的学生赶到现场,更没必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冲着组织者认为的千载难逢机会、冲着兴趣之外单一的敬意,而让学生个个打起精神做出敬仰状、感动状、或者欢呼状。

这个社会也许并不需要真实
    作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,学富五车的吴良镛,建筑的、艺术的,规划的、励志的,满脑子都是财富。但是,再怎么身体力行,毕竟92岁了,主办方再怎么主观愿望良好,再怎么有学生需要亲耳聆听,都应该给出更敬重这位老人的态度,让老人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。至少,没必要由着老人站着励完35分钟的志。
    有几个瞌睡或者假寐的学生,舆论实在用不着急得跳脚。它与那些一只耳朵进、一只耳朵出的假装高潮、假作敬仰相比,至少来得真实些。尽管这种真实,也是社会所并不需要的。
92岁院士站着做报告 学生睡倒一片